北欧精灵电影在线观看
添加时间:四、结论及操作策略国际市场方面,2018/19年度全球棉花产不足需处于去库存阶段。根据USDA最新数据,2018/2019年度印度、美国等国家棉花产量同比均下调,巴西棉花产量调增。除澳大利亚外,其余国家棉花产量继续下调的空间不大;消费端受全球经济局势影响变数较大,目前全球处经济下行周期中,在新年度全球产量基本确定的前提下,纺织服装消费需求下降的预期程度将是棉花走势的最终风向标。当前全球消费形势有继续弱化的趋势,若美棉或者印棉最低收购价的支撑点趋弱,国际棉价有望继续向下寻底。国内方面,根据最新的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2018/19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并没有如预期大幅增加,国内自身供给缺口仍维持近300万吨。未来产消缺口仍需要消耗大量库存及进口来弥补,库存消费比有望继续下降。国内棉花的供给主要是棉花生产及储备棉,棉花生产量增速缓慢,潜力不足,储备库存量下降较快,未来棉花价格可调控空间越来越小。受政策影响,中国棉花种植逐步形成以新疆为主,内地为辅的格局。据棉花信息网统计,2018/19年度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近90%。新疆自2014/2015年度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种植棉花收益稳定,经过几年的扩种,南北疆棉花种植几近饱和,东疆等其他非适合种植地区或有少量增长空间,但是总体种植面积增长潜力有限。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是2011年开始实行的,2014年国家开始实行直补政策,储备棉库存也于2014/2015年度末达到历史最高的1089万吨,而后国家开始去库存政策,储备棉库存不断下降。截止目前,储备棉库存已经下降至275万吨,随着抛储逐年进行,若没有轮入,储备棉库存后年将耗尽。不过中短期而言,国内棉花供应仍然比较充裕。目前籽棉已采摘完毕集中上市,因下游疲弱,籽棉和棉花均有积压。今年上半年棉花大涨导致内外价差扩大,2018年前10个月棉花和棉纱累积进口量大增。同时棉花期货仓单量也创历史新高。截至2018年10月底,棉花工商业库存合计为386.45万吨,同比增加89.54万吨,根据累库季节性,11月和12月库存仍将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差于预期。受宏观经济下滑及中美贸易摩擦困扰,下游信心不足,服装订单需求失速,纱线价格回落明显。纺纱厂纱线库存及坯布库存均大幅增加,采购新季棉花不积极,对棉花支撑有限。目前是棉花供应集中释放,需求被压制,阶段性供过于求,棉花期现价格不断创新低,甚至低于机采棉成本线。此外,分析未来棉花走势,还撇不开中美贸易纠纷问题。根据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峰会的晚餐会晤上达成的共识,美国明年1月1日暂缓对2000亿美元我国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中美双方将在90天内展开谈判,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关税仍将提升。因而后期中美能否达成协议,对棉市影响重大。如果一:中美谈判达成解决协议,需求前景稳定,中国产需缺口巨大,中国有望加大美棉采购量,这会给本来供需形势转好的全球市场注入信心,美棉或大幅反弹,进口成本大幅上扬并持续推升中国棉价;如果二:中美谈判破裂,两国继续互加关税,宏观经济和服装出口恶化,需求将大幅减少,上游或恐慌性抛售棉花,棉价或再次跌破成本线;如果三:中美持续谈判无结果。预计会对需求前景造成长期困扰,对下游采购造成消极影响,棉花价格将会长时间处于底部区域,难有趋势性行情。
二、应巴西总统府机构安全办公室主任埃莱诺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赴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出席于10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九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问:请问中方对第九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有何期待?
▍ 风险因素:中美分歧进一步加剧,跨境贸易和投资压缩;国内基本面和A股盈利下行幅度超预期;美股回调速度过快,再次引发全球共振。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 中美新格局:周期关联弱化,倒逼政策调整。“贸易战”的背后是中美高端制造的中长期竞争;预计双方都将以新一轮双边/区域贸易协定强化区域产业链“抱团”。中美贸易和投资的周期关联弱化,短期压力和中期挑战并存:中国加快改革开放是必然选择,传统政策模式也要调整。
总的来说,汽车市场2019年下半年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边际改善,但同比难以乐观。房地产短期看平,中长期看淡。下游消费弱将限制沪锌的上行空间。从全球锌库存来看,LME库存在3月末下滑至5.23万吨,为近十年来的绝对低位。上期所库存在2019年12月底为2.01万吨,也是近十年来的绝对低位。在低库存背景下,锌价并没有超过2018年的高点,显然市场不认为锌冶炼产能可以主导锌价。短期看,极低的库存对于锌价仍有支撑作用。但如果库存开始改善,锌价可能反转。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从上市互联网金融机构陆续披露的2019年中期财报可以看出,获取持牌金融机构资金做助贷业务已经成为了行业内最明显的趋势。自2019年初,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要求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转型后,发展助贷业务似乎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从已发布中报的网贷机构数据来看,即使网贷业务不断压缩,助贷板块的爆发仍然让平台获取了巨大收益。